作者:马宝
不一样的设计教程;
题外话:我的思维过程线索-“脑路”
分享因一次设计练习引发的“脑路”
想画摩托 >机械之美 >摩托文化 >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良质”与朴质 >设计思维 >...
平常,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完全沉浸在一件事中,时刻想着它,不知疲倦,废寝忘食的想要完成它。
就比如很多人迷乐高、敢达模型、手办...相似的,我也非常爱把一样物件拆解再拆解,拆好之后再一点点通过自己的方法将它组装回去,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做设计也一样,关于点线面、色彩、结构的拆分与重组。任何的设计都可以细分到点,再由这些点组合而来;设计是可逆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程才了解。
致我儿时梦想,不管是几个轮子的都很痴迷;运动着、极速的、一直向前的、有态度的那种情怀
同样的设计理念,孑然不同的设计风格:临摹参考 “EDEN” 版权©️bandit9。sketch源文件 原创体力成果
这款摩托车“EDEN”是改装车间Bandit9的最新作品,设计风格介于雕塑和摩托车之间,全车采用金属质感的奢华风格,造型非常前卫。EDEN基于一辆1967本田(honda)“SUPERSPORT”车型进行改装,结合艺术与奢华,以独特的艺术美学将老车赋予新生,更特别的是,这款少量生产的改装手工车仅金、银两色,在优雅的造型中加入古典的奢华质感。
致敬美好
作为一次练习准备好临摹的线稿是必须的,可手绘或借鉴成品效果图
黑白稿比较容易描边、通过明暗对比可以理解线和面的层级关系
基础描边,尽可能的使用规则图形来描边,擅用 钢笔工具勾勒不规则图形
通过描边的粗细变化来区分不同的图层,虚线表示当前组件包含的层级;尽可能让线条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做标示,参考线过多不利于后期绘图
了解层级关系;从视觉上拆分各元件以“轮胎”为例,我将它处理成3层组件,胎底、胎纹+轮毂+轮盘
利用sketch symbol进行群组设计/管理组件库
组件的绘制并没有特殊的捷径,只有一遍一遍的调色、尝试,才能磨出自己满意的结果
金属踏板到引擎
从大到小,二维的进行拆分,机械之美溢于言表。全组件拆分又重绘的过程是“痛苦的”,每每完成了一个小组件的绘制意味着我离成功又进了一步,91.8说当你感觉生活越艰难预示你的收获越巨大。
组装完成
将渐变应用到任何需要应用的元素中,不管是填充还是描边,渐变的效果优于纯色。
不断探索其他配色可能、复古、奢华、品质感;金属材质
光,效果图 细节图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
我的“练习”本身不能产生任何价值所以不能称之为设计,但“练习”不光光是为了提升和熟练技法,更要从中理解设计思维。
为什么会是结构、为什么需要这种材质、为什么要这么拆分、为什么是香槟金还是祖母绿?
设计的根本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解决的方法与验证兼顾到六方面:
1)问题是什么;
2)假设问题的原因;
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预测实验的结果;
5)观察实验的结果;
6)由实验得出结论;
推荐书摘《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Robert M. Pirsig
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到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沉印在你的脑海中
-- 古典的认知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形式组成,主要依赖于理性和法则。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主要是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主要是情感,而非事实。
本文来自网易实践者社区,经作者马宝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