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爆发的时代,社交平台类产品几乎是每个团队觊觎的对象。微信基于熟人和传统的QQ人脉黏着关系,迅速成为最顶级的网络流量入口,微信朋友圈的推出,又霸道的挤占了微博这种信息分享类社交平台的市场空间;在陌生人社交领域,陌陌又是一枝独秀。更多的产品团队在挖掘细分领域的社交机会,包括婚恋、兴趣、问答、地区、校园、公司等各种人际关系领域,也各自有着不错的表现。而基于住宅小区的社交和O2O服务却始终没有形成燎原之势,在互联网分享经济时代,此块领域或许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小区社交有潜力
本文主要来探讨基于住宅小区的O2O属性的社交应用产品,在美国有一款叫做Nextdoor的邻里社交产品,拥有不小的用户规模。该领域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规模趋势,但个人以为该类型社交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基于中国的住宅小区特点、城市发展趋势、互联网的繁荣等因素综合判断出的。
自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城市化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尤其是2000年之后,房地产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国各地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住宅小区,动辄一个小区集中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居民,在农村这就是一个村镇的人口规模。如今80后、90后一代正在逐步聚集在数以千计的新小区中。城市小区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最基层的人口组织,同一个小区或周边几个小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有着较多的共同话题和利益攸关点,且能够形成独立的城镇商业生态。因而,基于小区的社交产品,若寻找到了非常好的切入点,就可能有机会成为移动端上必备型的O2O平台,其核心痛点应该是消减邻里之间的陌生感,沟通带来跨领域互助娱乐。
中国城市小区的特点
在此部分主要来总结一些我们生活中居住的小区的一些特点,以此来分析小区社交的突破方式和可能性。
1、人口众多:前文也阐述了中国城市小区通常容积率较高,在较小的地块聚集着数以千计的居民,甚至有些超大型楼盘拥有2万人级别的居住人口,堪比海外某些国家的一个城市人口。
2、小区商业服务丰富,通常大量人口聚集的小区,都会有小型超市、干洗店、饭店、修车店、药店、蔬果店等。
3、年龄段集中:目前很多城市交付的楼盘,通常户主都是正在结婚生育年龄段的年轻人,整体人口年龄非常年轻。常见的场景是大学毕业几年后,男女双方结婚,两方家庭共同出资,高价买入一套商品房作为新家庭组建的住宅。
4、三观趋同:在新小区中,年轻家庭成员占绝对主力,对互联网的接受度非常高,同时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分享精神、素质层次等前提条件,使得他们更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也具备较多的跨领域知识。
5、同中有异:不同小区层次面向的用户群不同,但同一小区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学历水平,基本上相对一致;高端小区的住户,平均收入和见识水平必然会比普通小区的要高。
6、交流空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邻里之间极度缺乏交流,甚至同楼层之间的邻居之间也没有交流,更多的社交时间花费在网络上。
资源整合社交场景多
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几乎任何服务和商品都可以通过金钱去解决,无需像小农经济时代需要借助邻里亲友的力量去应对生活生产上的问题。现代的城市居民画像简单的可以描述为:赚钱去公司,社交是网络,购物靠淘宝,出门有滴滴。似乎从各方面已经满足了我们的日常需求,但在生活场景中,待得最久的住宅小区,却无法整合本小区的人力资源和商业价值,因此这块市场有可能诞生杀手级应用,抓住用户的痛点。
同一个小区的居民,可能涉及到数以百计的行业领域,以及多种业余爱好,就像一个大杂烩论坛一样,这里不是个性ID,而是近在眼前的邻居。因此若能够将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转化为网络上的社区,就能够打通信息障碍,无缝且有效的打破邻里之间的陌生感,可以相互帮助、一起参与娱乐健身活动。
我们可以假设一些场景,来加深此类产品的实际应用可能性。
场景一:周末想玩桌游,但是同事、朋友都住太远,可以在APP上招呼小区里的人。
场景二:晚上夜跑,女生一个人不安全,可以组织小区中的健身爱好者一起跑步。
场景三:家里需要装修,咨询小区里已经装修完毕家庭的建议,也可以请求参观邻居家里。
场景四:外出旅行,家里的宠物暂时没人照顾,可以付费寄托在其他邻居家里。
场景五:家里小孩突然感冒发烧,也许楼上就有儿科医生及时寻求帮助。
场景六:有二手物品要出手,但体积较大不方便快递,可以在同小区挂二手卖掉。
场景七:身为摄影爱好者,但没有美女模特一起拍人像,在小区APP上求搭档,有自信的女孩子一定会答应的。
场景八:身为美食爱好者,烤箱或烧烤炉上烹饪了大量的美食,却无人分享,叫上邻居一起享用吧。
场景九:刚搬到新小区,可以咨询附近生活的一些技巧,譬如哪里可以理发,哪里可以搭乘卖场的免费班车。
场景十:小区附近的商家,可以把最新的优惠信息、新品信息发布到公共信息区域。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场景可能出现,总而言之,一个人数可以千计的小区,能够整合出非常多的资源,有可能会诞生无限的商机,也有机会让每个家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让人力资源的效用得以放大。
社交应用《有邻》试玩
近期在小区的电梯广告看到手机APP《有邻》的广告(一家在杭州的产品团队),广告内容传递的是邻里之间互助的情怀,可能是借此呼唤小区用户的注意,在电梯里扫下码,回到家就可以WiFi下载安装了。在安装体验之后,发现该APP除了常规能看的公共时间线信息(也就是类似朋友圈)、邻居私聊、邻居群组之外,还特别多出了个“有邻小匠”的功能,私以为该功能就是希望小区中有才能的人,成立私人服务“店铺”或“工作室”。
在APP刚启用的时候,就会让用户首先选下定位自己的标签,从而加深自身的定位意识。在“发现”功能区域,可以看到很多同小区和附近小区的“工作室“,这类信息的提供,在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时,就可以产生不小规模的O2O服务。想周末去尝下邻居做的美食,提前预约一下即可;想给笔记本电脑重装下系统,去IT达人小哥家里低价付费维护一下即可,在同小区的O2O服务,门槛极为低廉,且容易形成互信互助,有助于邻里关系。
在此也会发现一些风险,譬如利用小区公众信息区域,吸引商家假冒小区人员滥发广告,“工作室“服务带来的商业纠纷等等。当然这些都能够引用一些认证和信誉机制去解决。
应用推广切入点
若开发小区社交类产品,除了找准产品功能定位,抓住用户痛点之外,还需要找到四两拨千斤的推广切入点。
首先,此类产品更适合成熟住宅小区,而不适合一线城市的一些租客聚集的小区,既缺少居家氛围,也缺少邻里互助的动力。在成熟小区,居民的稳定性较高,家庭组成较为丰富(通常包含孩子、老人等),还有较为丰富的小区商业店铺等,这些能够促进让邻里社交互动,增加节假日的交流机会。
其次,小区周边的商业较为丰富,可以在此条件下去设法整合周边商家,形成一个基于小区的垂直平台,插足上外卖订餐、上门维修家政、二手买卖网站的市场,让此类社交应用成为生活助手必备;
再次,小区APP还可以与物业公司合作,推出费用结算、物业监督、维修报备、安全管理等相关功能;
最后,让小区APP用户量提升上去,让每个小区的人,能够将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具备优势的资源发挥出商业价值,利益的动力驱使用户高频度使用APP,成为忠实用户。
最终,最好的结果是真正实现小区邻里之间的紧密社交关系,让小区打破近在眼前的物理障碍和陌生感,形成和谐的互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