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曾经, 我以为
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 提交bug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bug提的多,说明我牛。
直到有一天,我跟了一个烂项目(别慌, 是前任公司 ),逾期未交付, 做砸了~ 虽然我们测试团队报了上千个bug,可依然阻止不了项目的失败。
我的总监(负责开发和测试团队)在绩效考核时,评价我的工作:“bug报的多,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开发质量烂”,“项目失败了,虽然不是你的原因,但按照个人贡献,我只能给你打个Meet(合格)。”
站在大boss的角度,是希望这个产品是成功的,高质量的。而线下bug多,都只是内耗。
那,我, 一名测试工程师,我能推动开发质量的改进吗?
有幸,在网易**项目中,基于PDCA质量管理理念, 做了一次实践。
问题都已经暴露出来, 改进方案也有了。那么如何确保证这些改进真正地落实了。
纵观整个改进方案,最难落实的应该就是开发自测和代码评审.
开发先哭了,我们加班加点,周末无休, 需求都赶不完。还让我们自测,让我们代码评审。 我们也知道好处多多,but 时间啊, 时间啊~~
头儿发话了: 需求是一定要赶的(竞品太多),但是质量也得抓。
他捋了捋性感的胡须:“这样吧!下期需求,你们把自测和评审的时间都评估进去。随着你们对项目的逐渐深入, 对需求的评估能力应该会更加准确的。 到时候自测没做,可不能以时间为借口了哦!”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时间终归是有了。
那么怎么来监控开发自测和代码评审的过程呢? 毕竟这2个流程都是贯彻始终、持之以恒的事情!
我可能不用太关注开发冒烟通过率和完成度。流于形式的冒烟测试意义都不太大。
我主要跟踪的是bug。每个版本统计易自测的bug数(所谓易自测,说的狠一点,就是低端bug,哦,请原谅我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说实在的,开发小哥们都是三观正、有理想的。谁愿意让人家指指点点bug多代码烂呢?
之前真的是流程的问题, 真的是流程的,流程的问题~
gitlab自带code review 功能。
跟踪者可以通过Activity 模块下的Comments 查看到所有评论。
可以每周统计一次数据, 包括评论条数、内容、修复情况。
示例:
现阶段统计还属于人肉操作, 同时也正在研究专业的代码评审的工具Gerrit,应该会让整个代码评审的工作更加规范一些, 也便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