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信仰

阿凡达2018-07-27 09:40

某日,跟一个好长时间未见的创业朋友聚会吃饭,闲谈时说起了他自己创业做产品的经历。由于想做的功能太多,急于赶进度而长期加班加点,产品上线了还经常会有各种紧急修复,导致下个版本的任务的开发时间进一步压缩,接着开始更为“血腥”的加班,人员疲劳、流动加剧,问题更多了,下次的上线时间只能一拖再拖,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当我问起,“为啥不稍微放慢一点,稳扎稳打呢?”

朋友无奈地回答,“互联网不就是要快么?你要是不快,竞争对手分分钟就超越你了。”

我只能表示理解他创业的艰辛,肯定了他坚持做好产品的精神,无法再帮到他更多了!

这不是我听到的第一个人这么说, 事实上, 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界的一个信仰,在互联网做产品,谁更“快”,谁就能占领市场!也许是为了想要帮朋友更多,希望他能摆脱困局,我也一直在思考“快”到底是怎样一种信仰?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足够“快”?


很多人在谈论“快”这个问题时, 我发现大家理解“快”的含义并非都是一致的。大致分为两类:

l  “快”就是交付产出多

l  “快”就是交付节奏快

如果各自都是知道所谓要的“快”是什么,那倒没什么, 但是如果把两者混淆了, 那就有点强人所难, 甚至会把整个产品和团队拖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具体是选择“产出”还是“节奏”,还得看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面对互联网这样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无论你是想寻找定位,还是尽早占领市场,内心必须坚定地明白,交付节奏快,让产品尽快面世(未必是完善的产品),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需要澄清的一点事实是,加快节奏并不会带来产出的增加,恰恰相反,加快节奏是需要成本的,而这成本就是每次发布的产出并不是那么多,甚至同样的一段时间范围内,产出一定是会比发布节奏慢的团队要少,因为他们把很多时间和人力花费在了分割功能、重复测试和上线发布的工作上。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节奏快呢?互联网的不确定性太大,我们不确定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我们不确定市场是否会为此埋单?我们甚至不确定用户到底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人?最残酷的是,我们可能还在跟竞争对手竞赛。所以我们才要更“快”的节奏,快速发布、快速检验、快速调整。而“快”基于的不是产品的全部,而是核心,我们的核心定义的越精简,那么我们就能做到越“快”。如果我们从“根”上就错了,快速失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投入还没那么大。在这快速消费的年代,只要比对手快一点发布,就能迅速占领市场的优势。如果我们已经验证想法的正确,那么进行快速的改进和调整,这时比的就是比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快更精准的找到产品的“靶心”。所以,我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快”就是交付的节奏快,而非交付的产出多。

即使我们认清了“快”到底是什么,想要做到“快”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敏捷软件开发就是为了应对现在快节奏的交付而出现的软件开发框架。也正因为对于“快”的理解,很多软件从业者总认为采用了“敏捷”就可以不加班了,交付的产出就可以多了,导致很多人在应用敏捷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甚至对敏捷的效果产生了怀疑。因为从一开始,“敏捷”就不是为了解决他们内心中的“快”的难题而出现的,但在加快交付节奏上是行之有效的。

当“敏捷”碰上互联网,根据我的经历我也思考总结了很多,可能我们还有一些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适应互联网软件开发的节奏。


时间盒交付上线

这点很重要,而且是加快节奏的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其他的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这个要求衍生开来的过程方法。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开始根本不知道真实的用户是谁?那么我们的交付条件不能仅仅通过演示和所谓的验收测试,这些不过只是产品经理的个人主观标准罢了。要能够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必须通过上线并且发布给真实用户使用,才能称之为交付。所以我们要做到定期有节奏的交付,这形象的称之为“发布火车”,只要能赶上这个点完成的功能就上,赶不上的就要等下一个发车窗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好的分割功能、降低上线发布的成本、提高开发的质量等等都是为了能够达到赶上火车的要求。其本质就是项目管理中的铁三角,是选择固定“范围”还是固定“时间”,当我们固定了时间盒才能引导出一条围绕缩短时间周期的持续改进的路径,随着时间盒的缩短,反馈调整的周期就越短,就越能尽快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探索

互联网的环境高度的不确定,需求的不确定,技术的不确定,甚至是商业模式,战略目标都有可能是不确定的。我也看到不少随之配套的很多从需求功能和技术架构层面上,如何做好探索工作的方法论。这类方法,大多都是基于“精益”的理论。的确,面对一个不确定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谁能看到的更多,谁就能掌握主动权。而“精益”,就是让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反馈,然后基于现有的信息再做出调整,再实践,再调整,以期能够更“快”的找到自己的路通向我们的目的地。当然, 这都是基于大方向没有错,然后微调的方式进行。面对未知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创新!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激发了这么多人创业,颠覆了多少传统的产业!

在如今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家都相信唯“快”不破的神话,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则因此而被拖垮。我也相信“快”,但对于“快”我们需要更为虔诚,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这决定了是成就“神话”还是被“神话”拖垮。

自那之后,我一直想再约朋友聚聚,想要和他分享一下我对互联网中“快”的信仰的理解,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记录下来写成文章,盼能助益一二,摆脱困局。


本文来自网易实践者社区,经作者钟欣授权发布。